"虛空的虛空,傳道者說,虛空的虛空,一切都是虛空。人在日光之下為所得、為心中思緒所辛勞,又能得著什么呢? "
近日,被《歐洲時報》譽為“服裝雕塑家”的德國設計師凱瑟琳?馮?瑞里博(Kathrin von Rechenberg)攜其“WINDHAUCH, WINDHAUCH浮生栩栩”系列在北京時裝周圓滿呈現,42套精心制作的藝術服裝,在北京隆福寺的紅墻檐角和落日余暉下,呈現了一場穿越時空、融匯古今的視覺詩篇。本次大秀設計師凱瑟琳大規模使用歐洲古董蕾絲,并將其與中國手工染布拼合、鑲嵌,形成了一種跨越時空的材質對話。
與摯友安妮·瑪麗·德·容赫(Anne Marie de Jonghe)的夏日邂逅成就了這場大秀。比利時蕾絲世家“Manufacture de Dentelles Veritables De Jonghe & Lanckman”自19世紀中期便以手工蕾絲貿易聞名,并將作品銷往巴黎高級時裝屋等地,如今步入高齡的繼承人安妮因無子嗣,致力于將家族遺產捐贈給收藏館與博物館,以延續這一傳統。凱瑟琳深受觸動,同時也領悟到生命的荒誕:那些以超乎尋常的耐心與技藝織就的完美之作,正在瀕臨消逝。
如同巴洛克時期佛蘭德斯虛空靜物畫 (Vanitas) 在描繪奢華時暗含無常警示,凱瑟琳以同樣的精神構建本季系列。她將奢華材質與繁復工藝交織,精準捕捉那份脆弱之美??此坪喖s的廓形之下,“螺旋剪裁”賦予面料優雅的動態與克制而流暢的體量。對比成為核心語言:柔軟的羊絨映襯光滑皮革,纖弱的蕾絲與堅韌馬海毛交織,呈細微暈彩的絲絨與手工染色的歐根紗相融。
系列的核心,凝結于兩種古老而珍貴的材質:19世紀比利時手工編織蕾絲與紫草染制絲綢。它們以各自最精致的形式,訴說著對優雅與美的永恒追求。蕾絲,如風紡亞麻般纖細空靈;絲綢,染就那曾專屬王室的、如霧般深邃雋永的紫草華彩。然而,這兩種瑰麗之物自身便隱喻著脆弱——蕾絲工藝瀕臨失傳,紫草色澤遇光即褪,美之存在,如同氣息般短暫易逝。
多年來,凱瑟琳深耕中國傳統面料尤其是香云紗的創新應用。她多次在廣東順德研究莨綢染色工藝,更將工作室長期設于北京,持續探索中西纖維藝術融合的新可能。而這一次,她將來自歐洲的古老手工藝與中國傳統面料如香云紗、紅云紗等巧妙結合,在設計中融入了五倍子、紫草等天然染料工藝,呈現出灰紫、赭黃、墨黑等沉靜而富有層次的東方色調。
本次系列如一陣清風,引領我們駐足良久。在永恒的空虛與短暫的絢爛之間,體悟美的真諦,并將其緊握于此刻。
《賀rechenberg藝術時裝大秀圓滿成功》
萊茵匠魄化云柔,
廿載巷深織錦秋。
薯莨染絳凝坤韻,
河泥淬玄汲日流。
褶皺牽霞浮鶴影,
霓裳疊彩動鑾旒。
隆福晴輝鋪星緞,
一色東方醉五洲。
作者:清風